甄嬛坐上皇太后的宝座后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,决定召集昔日的姐妹们来寿康宫一同品茶谈心。当她发现端姐姐没有出现时,便关切地问道:“端皇贵太妃怎么没来呢?”
敬妃叹了口气,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,“唉,端姐姐又病了!自从皇上龙驭宾天之后,她一直深陷悲伤,日夜心力交瘁,现如今已卧床不起。”
端妃又病了?
那位号称“一格电”的端妃,从头到尾都在忍受病痛的折磨。每次看她病入膏肓,几乎无法度过夜晚,但她却始终活到了最后,不仅熬过了她仇恨的所有人,还成功坐上了比甄嬛更高的“皇贵妃”宝座。
展开剩余83%有人说,端妃的“皇贵妃”是甄嬛“让”给她的。表面看似如此,但细细推敲,便能发现这种看法实在是过于离谱。
在严密等级制度的后宫中,每升一个级别,便意味着少一层威胁。甄嬛曾在甘露寺忍受孤立无援的日子,深知“位卑人轻”的辛酸。当她重新回宫后,她已经完全明白了必须将“权力”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道理,怎么可能轻易“让”出一个位置?
那么问题来了,当雍正问甄嬛是否愿意成为皇贵妃时,为什么她却拒绝了他,并提议让端妃担任这个位置呢?
有一种说法认为,甄嬛看出了雍正的试探,为了避免站在风口浪尖,防止招致雍正的怀疑,这个解释也有一定的道理。然而问题在于,为什么最终的选择偏偏是端妃,而不是其他人呢?
答案只有一个,那就是端妃身上具备了其他人所不具备的“隐形能力”。正是这份“能力”,让端妃得以获得她想要的一切。所以我才说,若希望在中年后少一些苦难,倒不如学学端妃的“处世之道”。
正如苏洵所言:“不有所忍,不可以尽天下之利。”
“忍耐”并非软弱,而是一种生存智慧。那些不能忍耐短期痛苦的人,往往会一生都在困境中挣扎。尤其对于能力不足之人来说,“潜伏忍耐”便是积蓄力量、等待合适时机的方式。
原本,端妃是一个心情直接写在脸上的女子,但自从她被迫服下“红花”药,导致终身无法生育后,端妃终于领悟了“卧薪尝胆”的真正意义。
端妃出身名门,父亲与年羹尧同为战功赫赫的将领。嫁入王府后,她眼见宜修对纯元皇后的所作所为,深知宜修是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,因此主动与年世兰建立了亲近关系。年世兰心思单纯,且最得宠爱,是当时宫中无害的“宠儿”。
然而,端妃与年世兰的亲近却被雍正看作一种威胁。两人的娘家都有兵权,若她们联手,未来对雍正的统治将构成潜在威胁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,雍正便通过一碗“滑胎药”将端妃与年世兰离间开来。年世兰失去了孩子,悲痛欲绝,在宜修的指使下,华妃送给了端妃“红花”。尽管端妃失去了生育能力,但华妃依然不肯罢休。每当她看到其他妃子怀孕,便再次对端妃展开折磨。
端妃内心充满委屈,虽然她为了雍正的江山稳定做出了牺牲,却依然得不到任何慰藉。她深知,雍正对她并没有深厚的感情,除了给她一个不错的位分外,其他什么都不愿为她付出。而雍正对华妃的宠爱,端妃看得十分清楚。他对华妃的爱是真实的,只是在国家大局的考量下,不得不做出牺牲。
在这深宫之中,若没有皇帝的宠爱,一切努力都可能付诸东流。端妃明白这一点,因此选择忍辱负重,静待时机。
孔子说:“小不忍,则乱大谋。”
端妃并非那种一味“忍让”的人,虽然她深知自己与华妃的差距,但她从不甘心被华妃压制。她的忍耐,实际上是一种策略,是暂时隐忍,伺机反击。
端妃的谋略十分明确,她绝非看起来那样软弱无力,相反,她比甄嬛更能记仇,心机深沉。正如俗话所说:“做对事赢一次,跟对人赢一生。”
端妃隐忍多年,在延庆殿默默等待,直到有一天,她意识到新进的嫔妃中,有一位与纯元皇后长得极为相似——莞常在。那一刻,端妃明白,自己终于找到了可以借力的对象。
于是,端妃决定亲自去见甄嬛,以便确定她是否能成为自己理想中的盟友。在温宜公主的周岁宴上,端妃姗姗来迟,眼睛扫过在场的嫔妃后,最终将目光锁定在甄嬛身上。
这一瞬间,端妃几乎确信,甄嬛正是她击败华妃的利器。雍正深爱纯元皇后,而甄嬛与纯元皇后有着相似的容貌和气质,定会引起雍正的宠爱。而华妃对雍正的爱深沉,如若看见雍正宠幸他人,必定会心生嫉妒与愤怒。此时,甄嬛和华妃的斗争注定是不可避免的,端妃因此决定借助甄嬛的力量。
端妃开始有目的地接近甄嬛,并在曹琴默陷害甄嬛时及时出手相助。甄嬛因而对端妃产生了深厚的信任,将她视为“自己人”。此后,端妃借华妃对自己的伤害,试探甄嬛对华妃的态度,最终得知甄嬛因失子而心生仇恨。这时,她终于放心地与甄嬛结成了盟友,共同设法铲除华妃。
曹雪芹曾说:“好风凭借力,送我上青云。”真正懂得借力的人,往往能够更快实现自己的目标。端妃便是这样一个人,她在甄嬛与其他宫妃的合作中,虽未拥有雍正的宠爱,却凭借智慧成为了幕后的策划者,将华妃送上了断头台。
借力使力,才能事半功倍。在面对强大对手和远大目标时,一个人往往难以单打独斗,反而那些懂得借势的人免费股票配资平台官网,往往能轻松达成目标。
发布于:天津市尚红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